微码库专注提供【电脑/手机/智能设备】最新报价与深度评测,实时更新数码产品参数对比数据,涵盖装机配置清单、硬件天梯图、摄影教程等实用内容,助您精准选购高性价比数码装备!

超薄机身锐炬显卡 镭波Xenobat X15评测

2025-04-30 05:39 分类:配置参数 阅读:
 

微码库将重点带大家了解镭波笔记本怎么样,希望可以帮到你。

超薄机身锐炬显卡 镭波Xenobat X15评测

【IT168 评测】镭波笔记本一直致力于性能卓越的高性能游戏笔记本市场,所以旗下大部分产品机身体积较为巨大,便携性相对不足。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,近几年笔记本电脑逐渐向轻便纤薄方向发展,于是Xenobat系列诞生了,这是镭波首个轻薄系列笔记本,而我们今天测试的正是这一系列中的15英寸产品Xenobat X15。

在产品定位方面,镭波Xenobat X15更偏向于高性能运算以及平面设计、视频剪辑、照片后期编辑等工作,它配备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7-4870HQ处理器,集成可媲美中端独显的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核心显卡,支持英特尔Quick Sync Video技术,使用支持这一技术的软件可大幅提升视频编解码的效率。

与此同时,镭波Xenobat X15还提供了8GB内存,采用128GB SSD+1TB HDD双硬盘模式,一方面可以提升整机的运行,同时保证了充足的存储空间。

当然作为一款定位高端的产品,除了强大的核心硬件以外,其外形设计、屏幕显示效果也是相当重要的。Xenobat X15作为镭波首个轻薄系列笔记本,它是由全镁锂合金机身,整机厚度仅为19mm,重量1.9KG,提供15.6英寸全高清广视角PLS显示屏,整机各方面表现都相当出色,只是8000多元的售价略微偏高,不过产品的品质还是相当不错的。

金属机身极具质感 19mm机身纤薄

作为镭波首个轻薄系列的一员,Xenobat X15像我们展示了完全不同于镭波传统的外形设计,全新的全金属超薄机身看上去极具质感。

在材质方面,从镭波官网了解到,Xenobat X15的金属机身并非常见的镁铝合金,而是镁锂合金,据说这种材质是航空航天的结构材料之一,它是目前结构金属材料中密度超低者,在镁金属中添加锂元素,含量在14~16%,其比重较一般镁合金的1.8更低。

镁锂合金阻尼更大,是铝合金的十几倍,具有更好的吸收冲击能量的能力,减震降噪效果更好,并且在屏蔽电磁干扰方面表现也更突出。除此以外,镁锂合金有着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,在满足轻量化需求的同时,还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,实现了相同刚度下材料重量轻盈的特性。

Xenobat X15接口主要设置在机身两侧,其中左侧提供电源插孔、耳机插孔、麦克风插孔以及2个USB3.0接口。右侧提供一个带有关机充电功能的USB3.0接口、读卡器、HDMI接口、Mini DP接口和RJ45网络接口,这样的接口配置在同类型笔记本里表现出色,基本满足日常使用需求。

Xenobat X15最大的特点在于纤薄,作为一款15寸大屏笔记本,其机身厚度仅为19mm左右,裸机重量2Kg上下,已经达到超极本的水平,完全摆脱了游戏笔记本给人厚重的印象,携带起来比较方便。

键盘带有背光 配全高清广视角显示屏

镭波Xenobat X15比较注重屏幕显示效果,它选用15.6英寸1920×1080分辨率防眩光雾面显示屏,液晶面板为PLS广视角面板,可覆盖72%的NTSC色域,显示效果超越90%的主流笔记本。

在键盘的部分,镭波Xenobat X15搭载具有数字键盘区的巧克力键盘,虽然手感确实不如外接键盘,但相比之下,镭波Xenobat X15使用的巧克力弹性和键程在同类键盘中属于触感不错的。

在大尺寸笔记本方面,镭波的音响系统一直表现不错,而本次测试的Xenobat X15继承了镭波这方面的优势,支持第二代Sound Blaster Cinema音效,在外放的时候可以提高了输出声音的细节和音场,能够营造出逼真的声音和身临其境的效果。

镭波Xenobat X15使用一体式触摸板,触摸板面积相对充裕,手指在上面滑动起来非常顺畅,对Windows 8提供的多种手势操作支持较好。

镭波Xenobat X15机身模具比较精细,其键盘面整个机壳使用金属材质打造,机身接缝处光滑平直,键盘上方圆形缜密规整,整体设计做工在目前主流笔记本里属上乘之作。

使用intel锐炬显卡 整机硬件配置高端

在硬件部分,镭波Xenobat X15更偏向于高性能运算以及平面设计、视频剪辑、照片后期编辑等工作,配备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7-4870HQ处理器,集成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核心显卡,提供8GB内存,采用128GB SSD+1TB HDD双硬盘模式,一方面可以提升整机的运行,同时保证了充足的存储空间。

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7-4870HQ处理器拥有四个物理核心,线程数为八,CPU基础频率为2.5GHz,最大睿频频率为3.7GHz,TDP 47W,集成有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核心显卡,并且还封装了一块128MB的eDRAM显示缓存。

▲处理器性能对比

在性能表现上,从Cinebench的得分来看,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7-4870HQ的性能是普通超极本的2~3倍,与主流台式机处理器不相上下,不仅可以应对游戏过程中的高负荷运算需求,同时也能够满足视频渲染、3D建模等高负载应用。

▲PCmark 8 Creative测试成绩

PCmark 8是新一代整机综合性能基准测试软件,它针对不同的应用模式提供了Home、Creative、Work、Storge和Applications五种不同的测试。其中的Storge主要测试的是电脑的存储效能和稳定性,而Applications则主要针对微软Office等第三方软件所进行的测试。而我们对镭波Xenobat X15的测试为Creative,从最终测试结果可以看到,4273分的总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,高于普通笔记本电脑。

▲配备SSD固态硬盘

由于使用了128GB SSD + 1TB HDD双硬盘模式,所以在Creative之后,我们又对镭波Xenobat X15的固态硬盘进行了PCmark 8的Storge测试。从测试结果来看,镭波Xenobat X15表现相当出色,其整机相应、程序载入、开机等方面更卓越,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流畅不卡顿。

intel锐炬显卡详细解读 

▲GPUZ截图

接下来着重说一下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核心显卡,这是英特尔推出的高性能核心显卡,它与常见的HD4600核心显卡相比,显存位宽从64bit提升到128bit,主内存Bus Width从12.8GB/s提升到25.6GB/s,其EU处理单元数量从20个增加到40个,整合核心面积从177mm

2

 增加到264mm

2

,再加上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128MB eDRAM显示缓存,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核心显卡的性能真的达到了主流中端独显的水平。

▲具备Iris Pro的处理器芯片

也许上面说的有点抽象,那么咱们拿集成了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核心显卡的处理器和普通处理器对比一下就明白了,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直观的看到,具备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核心显卡的处理器核心面积更大,而且处理器的PCB版上有两个模块,其中面积很大的方形区域集成了Iris Pro显示核心和四个CPU核心,而面积较小的长方形区域是128MB eDRAM,内涵12.1亿个晶体管!而集成HD 4600,TDP同样为47W的i7处理器则只有一个长长的芯片。

▲3Dmark Fire Strike测试结果

上面的图片展示了Intel Iris Pro 5200和HD 4600在3Dmark的Fire Strike项测试中的成绩,在物理测试得分处于相同水平的情况下,Intel Iris Pro 5200的图形项目得分达到1387,总分达到1299,而HD 4600的图形项目得分为611,总分588,仅为Iris Pro 5200得分的一半!(注:对比测试样机CPU TDP均为47W,且CPU核心性能基本持平)

▲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核心显卡

从3Dmark 11 GPU项得分来看,Iris Pro 5200达到NVIDIA GeForce GT 740M独显水平,但在茫茫独显中,其性能似乎并不起眼,那么他在实际应用中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呢?下面即将进入应用测试部分。

▲游戏实测

综合来看,在实际游戏效果上,相同画面设置下,Intel Iris Pro 5200的游戏帧数是HD4600的三倍!对于《上古卷轴5》、《古墓丽影9》、《神偷4》等主流3D游戏来说,HD4600有些力不从心,而Iris Pro 5200在1366×768分辨率下运行起来游刃有余,只要不是将画质调整到特别高,Iris Pro 5200能运行市面上大多数3D游戏,但是和使用GTX系列游戏显卡的产品相比,Intel Iris Pro 5200的表现较为有限。

机身存在一定热量堆积 屏幕效果出众

轻薄高性能的笔记本电脑发热量通常都比较大,为了测试镭波Xenobat X15的发热量控制情况,我们在室温23℃的环境下,使用AIDA64系统稳定性测试在不勾选GPU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30分钟拷机测试,然后拍摄了Xenobat X15键盘面和机身底面的温度分布。

▲键盘右上方存在小范围热量堆积

对于键盘面而言,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到,键盘右上方呈现黄绿色,小部分区域呈现橙红色,这说明这一区域存在一定的热量堆积,使用时触及这里会有温热的感觉。而我们长时间接触的机身掌托部分保持在30℃左右,日常使用时还是比较清凉舒适的。

▲机身底部散热孔部分温度较高

接下来将目光转向机身底部,从上面热量分布图可明显看到,其机身底部左上方散热孔部分呈现深红色,这说明这里的温度已经超过50℃,虽然温度很高,但正好说明其机身内部的热量被及时散发出来,不至于因散热问题影响整机稳定性。

镭波Xenobat X15选用三星156HL01-102液晶面板,屏幕尺寸为15.6英寸,分辨率1920×1080,像素密度141 PPI,屏幕表面呈现雾面,亮度300cd/m

2

显示模式为PLS,显示颜色252K(6bit),实测可覆盖76%的NTSC色域,可视角度达到85/85/85/85(左/右/上/下),画面显示效果较普通笔记本更加优秀,屏幕色彩表现更加生动自然。

▲镭波Xenobat X15实际显示效果

总结:

作为一款定位高端轻薄大屏笔记本,镭波Xenobat X15拥有强大的硬件性能,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7-4870HQ处理器满足高负荷应用需求,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核心显卡提高媲美主流独显的图形性能,128GB SSD+1TB HDD双硬盘模式,一方面可以提升整机的运行,同时保证了充足的存储空间。

除此以外,Xenobat X15拥有全镁锂合金机身,整机厚度仅为19mm,重量1.9KG,提供15.6英寸全高清广视角PLS显示屏,整机各方面表现都相当出色,只是8000多元的售价略微偏高,不过产品的品质还是相当不错的。

升GTX 970M独显 镭波F760-P游戏本评测

【IT168 评测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来自镭波的一款高端游戏笔记本镭波F760-P,这是镭波F760系列游戏笔记本中定位中端的产品,售价9999元,选用第四的英特尔酷睿i7-4710 MQ四核处理器,配备GTX970M独立显卡,拥有3G GDDR5显存,配备一块1TB 7200转机械硬盘与一块128GB固态硬盘,整机硬件配置相当抢眼,其游戏表现相当出色。

当然光有强大的硬件配置对于玩爽游戏是不够的,为了提供更为卓越的游戏体验,镭波F760-P配备17.3英寸防眩光雾面显示屏,提供媲美外置便携音箱的2.1声道音响系统,搭载具有数字小键盘区的全尺寸键盘,原生支持外接三屏扩展,再加上齐全的接口配置,可以说镭波F760-P具备取代台式机的能力。

尽管镭波F760-P在性能、功能、配置方面表现卓越,但其外形设计还是略显保守,全黑色的塑料材质机身缺少了几分高级感,不过它的用料和做工还是值得肯定的,毕竟9999元售价的产品没法与贵出两三倍的Alienware外星人相比,镭波F760-P更注重的产品的性价比,作为屌丝的我们也不能要求更多了。

外形设计较为朴实 键盘具有背光

镭波游戏笔记本的外观一直变化不大,全新的镭波F760-P也是这样,整机外壳与上一代产品基本一样,圆润简洁的线条配上蝙蝠形状的装饰相当低调。

▲黑色塑料材质机身

对于材质而言,为了带给用户最高的性价比,镭波F760-P依旧是全塑料机身,顶盖表面具有纵向拉丝纹理。

▲17英寸雾面显示屏

镭波F760-P是一款17英寸游戏笔记本,配备17.3英寸全高清雾面显示屏,屏幕分辨率为1920×1080,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款产品并没有选择广视角屏幕,而是搭载了普通TN面板显示屏,可视角度稍显不足,但屏幕尺寸、分辨率以及屏幕色彩表现还是要好于大多数笔记本电脑。

▲配备全尺寸键盘

▲镭波Firebat F760

镭波F760-P键盘面传承了镭波游戏笔记本的精髓,键盘上方设有一条触摸式快捷键,可以实现键盘背光开关、飞行模式开关、弹出光驱、一键降温、屏幕开关等功能。

▲全尺寸巧克力键盘

在键盘的设计上,镭波F760-P为了满足游戏用户的使用需求,提供了数字小键盘区域,同时优化了巧克力键盘的触感,尽管和外接键盘还存在一定差距,但和那些超薄笔记本所使用的巧克力键盘相比,镭波F760-P还是要好许多。

▲提供数字键盘区

▲腔体宽大的扬声器

在屏幕下方,镭波F760-P左右两侧各设置了一只2W的全频扬声器,它的单元尺寸要比普通笔记本上配备的喇叭大不少,可以提供更为饱满的声音。与此同时,镭波F760-P机身底部还配备了1个3W的低音单元,配合Sound Blaster音场控制技术,在外放的时可以提供更加优秀的听觉体验。

▲底部设有独立低音单元

原生支持三屏拼接 接口设置超齐全

▲机身右侧

得益于超级宽大的机身,镭波F760-P的机身四周空间充裕,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接口设置,比如其机身两侧就配备了2个USB2.0接口、3个USB3.0接口,这样多的USB是普通笔记本所不具备的。

▲机身左侧

除了数量充足的USB以外,镭波F760-P机身右侧还提供了一组四个音频输入输出接口,包括常见的耳机插孔和麦克风插孔,除此以外还提供了Line-in和Line-out接口,可用于连接外置声卡、解码器、音箱等更高级的音频设备。

▲机身尾部接口设置

接下来将目光转向机身尾部,镭波F760-P在这里设置提供了VGA、Mini DisplayPort(1.2规格)、HDMI(1.4规格)三个,通过它们,用户可直接连接三个显示器实现多屏扩展。

▲厚度与重量

在体积厚度方面,镭波F760-P作为一款传统17寸游戏笔记本,其长宽为428×288mm,厚度52~33.9mm,裸机重量3.7kg,加上180W适配器后重量达到4.7kg,一般电脑包根本装不下,建议外出携带选择结实的双肩背包或者具有轮子的小型拉杆包。

升至GTX 970M独显 游戏表现出色

作为一款游戏笔记本,硬件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部分,而镭波笔记本一直都采用相当强劲的硬件组合,本次测试的镭波F760-P也是这样,它选用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7-4710MQ四核处理器,配备GTX970M独立显卡,拥有3G GDDR5显存。

在其他硬件方面,镭波F760-P标配16GB DDR-1600内存,一块1TB 7200转机械硬盘与一块128GB固态硬盘,整机硬件配置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,各个部分的配备较为均衡。

▲CPU性能强大

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7-4710MQ是一款定位高端的处理器,主频2.5GHz,最大睿频频率3.5GHz,TDP 47W,具有四个物理核心,线程数为八,不仅可以提供强大的运算性能,而且它还采用了FCPGA946封装,用户可将其拆下更换其他兼容CPU!

在性能表现上,从Cinebench的得分来看,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7-4710MQ的性能是普通超极本的2~3倍,与主流台式机处理器不相上下,不仅可以应对游戏过程中的高负荷运算需求,同时也能够满足视频渲染、3D建模等高负载应用。

▲GPU信息

对于游戏而已,显卡的性能表现是相当重要的,镭波F760-P作为一款高性能游戏笔记本,在显卡的部分选择最新NVIDIA Geforce GTX 970M独显,这是NVIDIA最新一代高性能移动平台独显,采用Maxwell架构GPU核心,集成1280个CUDA处理器核心,基础频率924MHz,显存位宽256bit,支持多帧采样抗锯齿 (MFAA) 、立体像素全局光照 (VXGI)、NVIDIA BatteryBoost技术、NVIDIA GPU Boost 2.0。

▲显卡性能强大

对于镭波F760-P来说,它配备的NVIDIA Geforce GTX 970M独立显卡搭载3GB GDDR5显存,其3Dmark 11的得分以超越上一代旗舰GTX 880M,可以为我们提供非常强劲的游戏体验。

▲游戏实测

在实际游戏效果方面,镭波F760-P的表现相当抢眼,GTX 970M完全可以在较高画质下满足《刺客信条4:黑旗》、《神偷4》等主流大型3D游戏,同时也可在中高画质下流畅运行《地铁:最后的曙光》、《孤岛危机》等显卡杀手级游戏。

▲PCmark 8磁盘性能测试(128GB SSD)

在硬盘的部分,镭波F760-P提供1TB机械硬盘用于存储,配备128GB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,这样的组合让镭波F760-P具备充裕存储空间的同时,在整机相应、程序载入、开机等方面更卓越,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流畅不卡顿。

散热效果较为出色 即便游戏也不热

▲高负载办公模式完全不热

超级宽大的机身,配合强劲的散热系统,让镭波F760-P在室温25℃环境下进行高负载办公应用时,机身表面没有明显热量堆积,整机使用起来相当清凉。

▲高负载办公模式完全不热

为了展现镭波F760-P最真实的散热效果,我们在室温25℃环境下,使用镭波F760-P运行了30分钟大型3D游戏《地铁:最后的曙光》,之后拍摄了其机身表面的温度分布图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,在进行游戏的时候,镭波F760-P的整机发热量比进行高负载办公时有明显的提升。

▲键盘面温度分布

不过就键盘面而言,除了散热孔附近温度超过50℃以外,其他部分依旧相当清凉,即便是键盘左上方区域存在下范围热量堆积,也不过38.5℃,使用时并不会觉得烤手。

▲机身底面温度分布

至于机身底部,为了增强散热效果,镭波F760-P在主要部件附近开设了许多散热窗,从上面的图片可看到,这些区域温度较高,这说明机身内部的热量被及时散发出来,整机的散热表现相当出色。

总结:

毫无疑问,镭波F760-P的综合素质很高,9999元的价格就能获得顶级硬件配置;17.3英寸防眩光雾面显示屏;媲美外置便携音箱的2.1声道音响系统;搭载具有数字小键盘区的全尺寸键盘;原生支持外接三屏扩展;齐全的接口配置。尽管外形设计稍显保守,但其性价比还是相当高的,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联想启天m7150配置

(小米手机3评测)小米手机评测在哪里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